生理機制如何影響情緒反應?
人類依靠五種感官來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包括理解我們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但如果您無法使用自己的感官呢?盲人或聾人如何組織感官線索並產生情緒反應?
義大利盧卡 IMT 高級研究學院社會和情緒神經科學小組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我們看不到或聽不到,我們的大腦也會產生情緒意義。我們的感覺是如此強烈,即使你失明或失聰,你的大腦也能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
感官輸入在情緒處理中的作用
五種感官在情緒處理、學習和解釋中發揮重要作用。視覺占主導地位,視覺皮層在識別情緒和幫助我們駕馭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頻刺激也會影響情緒處理,例如優美的音樂激發歡樂或吵雜的環境導致沮喪。情緒也會受到我們的味覺和嗅覺的影響,味道和氣味與情緒記憶的回憶有關。
研究情緒經驗的神經表徵
這項研究由社會和情緒神經科學小組的研究人員進行,由 Giada Lettieri 領導,調查了大腦對感官輸入的處理和解釋如何影響情緒體驗的神經表徵。研究團隊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檢視了 50 名聾啞人、盲人以及正常發育的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同時讓他們觀看一部聲音和視覺、僅聲音或僅視覺條件下的情感影片。
研究人員還納入了 124 名獨立參與者,他們被要求觀看同一部電影並在腦部掃描儀之外追蹤他們的情緒體驗。這樣做的目的是預測有或沒有感覺剝奪的個體的大腦對有趣、恐懼和悲傷等情緒的反應。
研究結果:深入了解大腦對情緒刺激的反應
各種重要的發現表明,無論感官體驗和方式如何,情緒都會在大腦中表現出來。首先,發現腹內側前額葉皮質代表情緒類別,無論大腦對輸入或刺激的感覺通道或受體類型的解釋如何。該區域儲存了情緒類別的抽象表示,並在有或沒有感覺剝奪的個體之間顯示出特定情感(例如愛或蔑視)的一致活動模式。
其次,對顳上皮層後部的活動進行解碼,以追蹤情緒效價的變化,這意味著情緒是好還是壞,即使對於自出生以來缺乏視覺或聽覺輸入的個體也是如此。然而,感官體驗影響了情緒在顳上皮層後部(大腦後部)的儲存方式,這表明我們的感官有助於塑造情緒的表達方式。
此外,中扣帶皮質、島葉、軀體運動皮質、丘腦、下丘腦和尾狀核等區域可以透過效價和喚醒等情緒維度比感覺輸入更好地解釋。主要感覺區域優先代表基於模態的情緒,盲人在暴露於聽覺刺激時在早期聽覺皮層中表現出較高的擬合值,聾人在暴露於視覺刺激時在早期視覺區域中表現出較高的擬合值。這表明,在缺乏其中一種感官輸入的情況下,大腦的主要感覺區域變得更加專業,並且對透過剩餘的完整感官傳達的情緒訊息更加敏感。這反映了大腦的可塑性和適應感覺剝奪的能力。
--------------------------------------------
展立心理治療所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 527 號 3 樓
捷運士林站 2 號出口
02-28830823/0968377835